怎样让孩子真正拥有未来?少年成名的蒋方舟也许是最好的标杆

来源:本站原创
时间:2020年08月25日
分享:

教育的内涵一直备受争议,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博弈不相上下。在传统与新锐之间、在应试与素质之间,有人非此即彼,但也有人兼容并续,但能够收获未来的教育,必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二元论。

在通向未来的征途中,我们的孩子需要哪些收获为自己铺就路径?在孩子们生长的路径中,究竟什么样的收获,才能让孩子真正拥有未来?

这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用自己的方式,为我们竖立了标杆。

收获,要勤学,更要善学

天蝎座,7岁开始写作,9岁出版散文集《打开天窗》,2008年被清华大学“破格”录取,2012年就任《新周刊》杂志副主编。少年成名,一路收获,这与她的成长经历和学习习惯密不可分。

她说:奇迹也许会从天而降吧,但是我不相信。

蒋方舟是个不相信奇迹的人,在学习路上,跟大部分普通学生一样,她首先选择的是勤学苦练。“我积攒的一点体能和毅力,几乎都给了数学;我的方法是做题做题、再做题;我积攒的智慧,给了历史和政治,我的方法是做笔记,画表格,理框架,找得分窍门。”

以至于数学老师在高三学期过半时感慨道,“你是我教书这么多年来见过做题做得最多的学生”。

然而她在勤学中,也孜孜不倦的寻找更好的路径。

她自称是个“教辅书原教旨主义者”,习题全都来自教辅书市场,每个星期都会去补充和更新试题,知道在市场上能找到教辅书的名称、优劣、出版周期。这一切,只是为了从中寻找学习的诀窍:“我不会傻到做所有的题。但是我需要大量的信息,才能筛选出对我有效的那一部分。”

勤学,更要善学,而领悟善学给蒋方舟带来的收获,可能远远大于学习本身。

收获,是声名,更是自信

因为年少成名,所以蒋方舟在社交场合,更习惯于取悦他人: “太希望别人喜欢我了。” 也因此,她在面向公众时能够理智而清醒地找准一个位置,并且迅速地扮演好那个角色。当然,许多时候,她也坦诚“并不喜欢节目中的自己”,但这并没有让她产生对抗情绪,反而愿意愉快地接受观众赋予她的人设。

这种与世界握手言和的自信状态,让她的理智中,透露着一股自然的真实,甚至是幽默感,而非大部分青年作家的尖锐与对抗。

但她同时又时刻都保持着一种高度的自我警惕,警惕的背后,是一种对于“我是谁、我在哪儿、我要做什么”的认知。

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的思考习惯,从中学时代就已经开始了,“我的高三,是在理性中度过的。”现在的蒋方舟,仍然保持着高强度的阅读和自律的生活:每天早晨9点左右起床,吃过早饭后,会带着电脑到家附近的咖啡馆写作,一直到傍晚6点半回家。

正是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的善学和理性,让她收获了由内而外的自信。这种自信不来自于技能的获得,更作用于精神内在,让她在面对来自社会对大龄女青年的定位与争议时,能够坦然接受、自嘲处理,并一笑了之。她在清醒的自我认知中,在生长的路上怡然自得。

在通向未来的路上,有人策马狂奔半步不停,有人怀携扎实功底,面带微笑不疾不徐的为自己铺就一块又一块阶梯,又何尝不是一种闲庭信步的尽在掌握呢?

如今,她已完成了大部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社会地位和财富,但她却并未变成一个习惯评点世事的“成功人士”,反而越来越拒绝标签化的人生,甚至以调侃自己“以28岁的高龄重返校园”,只是因为自己“想写小说”。

提及家庭教育,蒋方舟说,有很多家长问,她的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有百万字著作的作家的。她给出的答案是: 我的父母对我最成功的早期教育就是“不教育”。“不教育”是指他们从来都没有限制过我的自由发展,总是敞开世界让我自己去认知。抱着既定目标去培养孩子,结果可能会失望。一个观察力特别强的人,可能成为小偷,也可能成为科学家。

孩子真正需要的收获,应该来自释放内心真正的自我。

或许当我们意识到,“收获”在成绩之外的各个维度时,我们就能明白,什么样的收获,才能让孩子真正拥有未来。

免费试听一堂课
400-880-9880
立即咨询
提交成功
窗口3秒后自动关闭